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4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64篇
化学   495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22篇
综合类   62篇
数学   2058篇
物理学   29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41.
针对单一风险中性制造商和单一风险规避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建立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讨论零售商分别通过银行贷款和延期支付解决资金约束问题时,各参与方的最优定价,分析回收率和零售商风险规避程度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并比较两种融资方式中决策结果的差异。研究表明:在双渠道闭环供应链中,零售商的资金约束不会影响批发价格、直销价格和零售价格随回收率的变化趋势。随着零售商风险规避程度的提高,银行贷款中批发价格的变化还与利率有关,直销价格始终降低;延期支付中批发价格始终提高,直销价格与之无关。当融资利率相等时,银行贷款中的批发价格始终高于延期支付,而直销价格和零售价格的相对大小还受利率和回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2.
梁爽  刁节文  肖邦 《运筹与管理》2021,30(1):170-176
随着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流行,其在破产预测和风险预测领域逐渐崭露头角。本文运用爬虫技术得到885家网贷平台的16815条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及模型验证挖掘出了若干能较好评估P2P平台风险的因子。然后本文通过选取的指标体系建立了Logistics回归、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LightGBM等单模型以及融合模型进行学习训练,所建立的融合模型在测试集中得到最高的准确率,说明本文所建的融合模型能较好地评估网贷平台的风险。本文还选取决策树绘图以及对特征进行重要性排名,选取出了对识别问题平台有重要作用的十项特征。这对投资者选取安全平台进行投资或者监管者选取重点平台进行监管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43.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需求、价格和风险厌恶等因素同时干扰时,构建数量折扣契约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寻找其实现供应链协调的内在约束条件。根据显示原理,构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多因素干扰的CVaR模型并求解,然后用算例仿真,结果表明:供应商隐瞒生产成本信息会带来额外收益,但给零售商造成额外损失。价格随机与零售商厌恶风险的耦合作用是导致供应链上各决策变量发生分岔现象的内因,与信息是否对称无关。但信息不对称会损害供应链系统的稳定性。在分岔突变区域内供应链失调,在区域之外供应链协调。零售商风险中性的态度和提高信息透明度有利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绩效。  相似文献   
944.
从公司信息披露的角度来看,定量数据直观地反映了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而描述性的非结构文本信息是对定量数据的有效补充。本文从公司年报中挖掘信用违约文本信息,构建语调变量情绪指标,以调控脆弱期权的违约临界值,改进经典的Klein欧式脆弱期权定价模型。研究表明:随着语调变量指标的增大,欧式看涨看跌期权价格呈递减趋势,且指标越接近1,期权价格递减速度越快,说明期权价格对负向情绪更加敏感,符合金融市场实际情况。此外,应用研究发现不考虑情绪指标的Klein模型倾向于低估期权价格,考虑公司信息披露情绪的脆弱期权定价模型能更准确地分析财务困境对信用风险的影响,结果更贴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45.
周亮 《运筹与管理》2021,30(8):198-204
Black-Litterman模型能够有效的解决均值-方差模型对输入(尤其是预期收益率)过于敏感的问题,从而使得其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风险平价策略构造市场均衡组合,并采用基于货币周期的资产轮动收益构造主观观点组合,在将主观观点信心水平进行适当简化后,形成了改进后的Black-Litterman模型。利用我国资本市场上股票、商品和债券三种大类资产数据对改进后的Black-Litterman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通过相对信心水平的调节,改进后的Black-Litterman模型能够对市场均衡组合和主观观点组合进行有效的平衡,且相对于其他资产配置组合及单种资产买入持有策略,Black-Litterman组合无论是在风险控制还是收益率上都表现的更为出色。实证结论充分说明了Black-Litterman模型的有效性,同时也从市场均衡组合、主观观点及信心水平三个方向指明了模型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46.
准确测度金融风险溢出效应对于金融风险管理和构建投资组合具有重要意义,而金融市场之间的非线性及动态相关结构一直是风险溢出效应研究中的难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引入GAS t-copula模型与CoVaR方法,结合能够刻画重要典型事实特征的边缘分布模型,构建了金融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测度模型,以中国内地等五个股市为研究对象,测度美国股市对中国内地等四个重要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以检验模型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内地等四个股市与美国股市之间呈现出显著为正且时变相关结构,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相关系数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中国内地等四个股市受到美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呈现出非对称特征,即下跌风险溢出效应强度显著大于上涨风险溢出效应;中国内地股市受到的金融风险溢出效应显著小于香港、日本以及英国股市。  相似文献   
947.
基于应力波传播机理的混凝土无损检测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结构在基础设施中应用广泛,但环境与荷载导致材料和结构的老化损伤问题,势必影响材料性能及耐久性和结构完整性及安全性.构建有效的混凝土材料性能评估和结构损伤识别体系是当前研究热点.现有研究因对应力波传播机理不深入理解、损伤定位定量模型理想化、损伤形式简化等问题仍存在局限性.因此,开发普适全面、稳定可靠的无损检测系统,对在建或既有混凝土结构服役状况进行长期、实时跟踪,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结合混凝土无损检测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从智能压电材料振动机理研究、混凝土无损检测方法发展、基于应力波的无损检测研究进展这三个逻辑层面,即按照研究手段到研究方法再到具体研究方案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对混凝土材料性能评估和结构损伤识别的研究进行了成果总结和方法提炼;基于此进一步概述了该领域所存在的瓶颈问题、研究重难点,最后提出了针对这些局限性的混凝土无损检测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48.
荧光猝灭法是快速测量污水、地表水以及渔业养殖水环境中溶解氧含量的先进技术之一,氧敏感膜是荧光猝灭法检测技术的核心,高荧光发射效率的氧敏感膜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信噪比高的优点,检测结果更为准确。高效率是优选氧敏感膜的依据,也是溶解氧检测元器件、检测电路和检测光路优化设计的关键。现有溶解氧荧光检测装置中未有对氧敏感膜进行质量评估的标准方法,基于对已有传感器探头光路和电路的研究,该研究分析了全波段的荧光发射效率,选用大功率氙灯作为激发光源,基于连续单波长逐级扫描进行单色分光,构建了氧敏感膜的激发光-荧光光谱扫描装置,然后通过扫描测定氧敏感膜的激发光光谱和荧光光谱,提出并建立了荧光发射效率计算方法,提出的方法能客观地评估荧光发射能力,准确寻找最佳激发波长。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对来自国内外的多个氧敏感膜样品进行了实验测定,测试结果表明:单张氧敏感膜荧光发射效率随波长变化,呈多峰分布,同一型号的样品荧光效率曲线相似,但荧光发射效率差异较大,同一激发波长下荧光发射效率最大者较最小者高出14.5%,三张氧敏感膜的最大峰值波长均不同,分别为:401,543和435 nm,但发射峰值波长均为650 nm;不同型号的氧敏感膜相比较,最大荧光发射效率可相差1~2个数量级;实测传感器中使用的激发波长,其所选用的激发波长并非最大发射峰值波长,其荧光发射效率仅为最大荧光发射效率的1/2,表明传感器光源可以进一步优化选型。综上所述,本文建立了一种溶解氧敏感膜荧光发射效率检测系统,提出了以荧光发射效率评估氧敏感膜的方法,并开展了相关实验测定。本文工作可望用于新型氧敏感膜材料、工艺的研究及传感器优化设计与制造。  相似文献   
949.
The article discusses, in the context of nanotechnology, whether current concepts of chemical risk assessment can be used to assess nanorisk. Nanorisk can be defined from the narrow (eco)toxicological perspective to the broader sense to include societal/cultural impacts or even to the fundamental philosophical level, i.e. questioning societies need for the technology. We outline here the limitations of chemical risk assessment and other recent proposed risk governance paradigms in relation to nanotechnology and nanomaterials, including its inability to include societal risks (ownership, privacy, security, nanodivide,1 convergence of nano-, bio-, etc.) and metaphysical risk (including the lay persons perspective on the risks of nanotechnology). Finally, we outline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criteria that an alternative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should be based on.  相似文献   
950.
Nanomaterials exhibit novel properties that enable new applications ranging from molecular electronics to energy production. Proact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potential impacts on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resulting from nanomaterial production and use requires methods for forecasting risk associated with of these novel materials. However, the potential variety of nanomaterials is virtually infinite and a case-by-case analysis of the risks these materials may pose is not possible. The challenge of forecasting risk for a broad number of materials is further complicated by large degrees of uncertainty concerning production amount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uses of these materials, exposure pathways, and a scarcity of data conce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no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effects on organisms and ecosystems. A traditional risk assessment on nanomaterials is therefore not possible at this time. In its place, an evolving process is needed for analyzing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emerging nanomaterials-related industries.In this communication, we propose that such a process should include the following six key features: (1) the ability to generate forecasts and associated levels of uncertainty for questions of immediate concern; (2) a consideration of all pertinent sources of nanomaterials; (3) an inclus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impacts of activities stemming from nanomaterial use and production that extends beyond the boundaries of toxicology and include full life cycle impacts; (4) the ability to adapt and update risk forecasts as new information becomes available; (5) feedback to improve information gathering; and (6) feedback to improve nanomaterial design. Feature #6 implies that the potential risks of nanomaterials must ultimately be determined as a function of fundamental, quantifiable properties of nanomaterials, so that when these properties are observed in a new material, they can be recognized as indicators of risk. Thus, the required risk assessment process for nanomaterials addresses needs that span from urgent, short-term questions dealing with nanomaterials currently in commerce, to longer-term issues that will require basic research and advances in theory. In the following sections we outline issues surrounding each of these six features and discu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